首页
关于矽亚
矽亚业务
社会责任
投资者中心
新闻与见解
公司新闻
矽亚见解

百年产业变迁:科技和资本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3-03-30来源:矽亚

撰文/矽亚投资 张兰丁


正如经济经济学家G·Mensch所言“当经济陷入危机时,只有新的基础创新和新的产业才能使经济迈向复苏“。百年之间,全球经济经历了5次飞跃,科技创新和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变迁的重要力量。目前,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为代表的第六次技术浪潮正在来临,在全球新一轮资本推动和科技创新驱动之下,全球新一轮经济格局已经逐步开始,未来中国一定会迎来百年牛市,上市公司也将引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企业伴随着产业变迁起落,在历史性的机遇下,企业无论是通过内生增长,还是通过外延增长,都要找到下一个产业方向和增长机会,行业研究和清晰的产业扩张框架可以助力企业实现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百年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变迁



从人类百年技术创新历程来看,可以发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推动社会的发展。


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蒸汽机的使用,让生产效率得到巨大提高,带动了冶金、纺织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1825年,第一条蒸汽火车铁路诞生,从此人类的运输方式开始改变;1876年,电话的诞生,使得人类通讯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1885年,汽车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交通状况,拥有汽车工业成为每个国家强大的标志,即使在今天,汽车产业也是全球经济的重要产业。


20世纪人类在技术创新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是科技创新的百年。1903年,飞机的出现,成为二十世纪最耀眼的发明;1943年,计算机的发明,揭开了自工业革命后的又一场科学技术革命;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人类开启太空时代;1969年,国际互联网雏形出现,90年代国际互联网开始转为商业用途,互联网在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1973年,手机的发明,促使人类无线通讯的梦想实现;1973年,个人电脑的出现,成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1975年,单克隆抗体培育成功;1990年,万维网的发明,缩短了全世界的距离;1996年,克隆羊“多利“在英国诞生。


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空前的活跃时期,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变迁、引领经济发展、大国崛起的关键力量。回顾百年经济发展,全球共经历了五轮康波周期,每一轮经济周期的起始都以一些突破性技术作为标志,都伴随着新产业的崛起和旧产业的没落。


1782年-1845年,第一轮康波周期期间,“工厂“诞生,机器生产逐渐替代手工业,纺织业、冶金、钢铁成为当期的主导产业。


1845年-1892年,第二轮康波周期期间,代表技术是瓦特改良了蒸汽机的效率以及铁路的出现,蒸汽机、轮船、机械成为当期的主导产业,英国抓住了前两轮经济周期的发展机遇,2%的人口,占了全世界50%的制成品贸易,成为”日不落帝国“。


1892年-1948年第三轮康波周期期间,电力、内燃机、化学等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电力、石油、汽车、化学、航空等新兴行业的出现,奔驰、福特、西门子、埃克森美孚等百年企业在此期间诞生,美国在这个时代开始崛起,1890年美国经济成为全世界第一,1894年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


第四轮康波周期从1948年开始,石化和汽车在二战以后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五次技术浪潮的主要技术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新技术的出现,对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第六次技术浪潮的到来,即将推动新一轮经济的发展。第六次技术浪潮主要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手机、云端计算、数据分析、人类增强、网络安全、合成生物科技、增材制造、3D打印、食物与淡水科技、医学、能源等等。


科技推动了产业革命,引导了全球百年产业变迁,我们可以从世界500强企业的变化、美股道指成分股的变化、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的变化、中国产业发展、中国A股市场发展中,寻找产业变迁的路径。


全球百年产业变迁路径



·  世界500强企业变化反映出的产业变迁


1954年,《财富》杂志开始推出全球最大500家企业的名单,500强企业名单的变化不仅反映了企业的兴衰,更是反映出了企业背后所在产业的变化。我们看一下世界500强企业中前二十名企业的行业是如何变化的。1996-2014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前二十名企业的行业分布在能源、汽车、贸易、计算机、电信行业;2005-2008年,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能源、汽车行业;2009-2018年,行业主要分布在金融、能源、汽车、电力、矿业、电子、医药医疗行业。每年均上榜的行业包括:零售、金融、能源、汽车等行业。


世界500强企业中,前二十名企业的变化反映出的产业变迁过程:汽车、贸易行业→金融、能源、汽车行业→能源、汽车、医药医疗行业。


1996-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前二十名企业的行业分布


 

· 美股道指成分股变化反映出的产业变迁


1895年,查尔斯.亨利.道和琼斯两个人创立了道琼斯斯指数,道指成立以来的123年间,一直是美国经济的风向标,30支成分股象征着最能代表美国经济和商业的蓝筹股。道指成份股变化的背后代表的也是百年产业的变迁。道指初创时的12支成分股都是炼油、钢铁、煤矿、橡胶等重化工业企业。1999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家得宝、英特尔、微软加入道指;2003年,高盛、VISA、耐克取代美国银行、惠普、美国铝业公司;2004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国际纸业、柯达公司被除名,辉瑞制药、VZ、AIG等金融类、服务类等产业开始主导。2018年6月通用电气正式退出道指,被沃尔格林取代。


从道指成份股百年演变中,可以看到美国产业的变迁过程:铁路、电话电报到石油、煤矿、钢铁、汽车转换到金融、医药、消费品、IT、电信等,经历了从铁路、重工化工业到服务类第三产业,再到新技术产业的过渡。


· 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变化反映的产业变迁


从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的变迁来看,在100年前,1918年美国的前十大市值公司主要是美国钢铁、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标准石油、伯利恒钢铁公司等;但是到50年前1968年时,美国市值最大的公司变成了IBM、科达、通用汽车等,可以看到科技对美国的改变,到2018年市值前五大的公司全部变成了科技类企业,苹果、Alphabet、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等这些公司。每隔50年,上一代市值第一的公司通常都无法进入下一代的前十名,这就是科技创新导致产业变迁的力量。


美国前十大市值公司变化反映出的产业变迁路径:钢铁、石油等重化工产业到IT、汽车、消费品转换到科技、金融产业等。


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变迁路径



·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变迁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清晰的产业变迁路径。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第一产业占比68%,第二、三产业分别占比13%和19%。2018年,第一产业占比不到7%,第二产业占比41%,服务业占比已经超过一半达到52%。在建国70年的过程中,初期主要是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经历了4次比较大的产业变化,1979年-1991年主要是以家电业、纺织业、基建为主;1992年-1997年是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纺织服装、轻工制造等行业为主导;1998-2008年主要是汽车制造、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钢铁、交通运输行业为主;从2009年到今天,主要的支柱产业变成了金融业、房地产、汽车等行业。


· 中国A股百强企业变化反映出的产业变迁


从中国A股上市公司百强发展历程和所在行业的分布情况,也能清晰的反映出1992年到今天产业变迁的痕迹。1992-1997年: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四川长虹、青岛海尔、春兰股份、小天鹅A等家电类公司是整个轻工业崛起的主力军。1998-2008年:以汽车制造、机械电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钢铁等行业为支柱的行业快速发展时代,中国石化、宝钢股份、兖州煤业等巨头公司的上市也为整个重化工业的迅速成长贡献了主要力量。2008年至今,金融、地产行业GDP占比快速提升,到2018年,这一比值已由2008年的10.34%提升至14.46%


中国产业变迁的路径:从农业、轻工业、基建到轻工业的崛起 → 房地产、机械、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重化工产业,再转到金融、房地产业。


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在产业变迁中的力量,科技不断催生着新产业的出现,比如: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AR/VR、无人驾驶汽车、智能产品、共享行业、移动支付等。以互联网为例,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催生了很多新的业态,如“互联网+交通”的无人驾驶,“互联网+教育”实现了网上教育,“互联网+制造”可实现制造的定制和可视,还有 “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农业“等诸多新业态。


如果说科技创新推动了产业变迁,那么资本的出现,则加速了这一进程。资本从大航海时代走到了人类文明历史舞台的中心,资本的逐利性,资本推动了工业革命、技术创新、新行业的快速崛起,不断将新的技术转化成产业,不断推动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没落。


1978年爱迪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电灯泡,1879年爱迪生创立了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资助他的股东包括金融巨头J.P.摩根,在老摩根的运作之下,该公司又与汤姆·休斯顿公司合并成立了“通用电气公司”,摩根除了提供给爱迪生资金支持外,考虑到电力公司要普及电灯,就需要铺设电网,因此,摩根立刻组建了铜业公司,如果没有资本的支持,仅靠发明家是无法做到的。


再看一下大家比较熟悉的共享经济,在共享经济火热的年度,从居住、汽车、单车、雨伞再到充电宝,共享经济的行业层出不穷,成全球资本追逐的热点。


2010-2013 年,全球流向共享经济企业的投资额累计达43亿美元,2014年和2015年投资额分别为85亿美元、142.06亿美元。在中国,2016年、2017年共享经济的融资规模分别达到1710亿元、2160亿元,2018年共享经济直接融资额1490亿元。在资本的支持下,共享经济变成了“烧钱”的游戏,也”催熟”了许多缺乏盈利模式的企业,也让这些企业在迅速崛起后又迅速衰败,如共享单车。


纵观全球产业变迁历程,百年数据无不表明,资本和科技是产业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矽亚投资认为从全球产业变迁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到未来将会发生以下变化:


1、在全球产业变迁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基础,资本推动是助力器


科技推动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新的行业层出不穷,资本加速了技术的转化,不断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全球研发投入从2003年的0.84万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1.8万亿美元左右,年均增速5.2%。2018年美国研发经费投入4765亿美元,中国研发经费投入3769亿美元,2018年全年全球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的国际专利数量达到25.3万个。


目前,全球经济是重新调整的过程,在全球经济增速减缓、调整的过程当中,中国需要通过创新,开始向高质量发展,我们看到中国的创新投资已经是全球第二名,未来中国的创新投资预计会超过美国创新投资,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真正走向高质量发展。


2、 全球经济两极化逐步形成


中国、美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2018年美国占世界GDP的比重24%,中国GDP占全球比重由2017年15.4%增长到2018年16%,中美两大经济体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40%。


资本推动全球经济重心的转移,推动了大国的崛起。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十七世纪后半叶,经济中心转移到了英国,二战后,经济重心转移到美国。随着大量资本流入亚洲地区,未来全球经济重心将逐步向亚洲转移,在科技和资本的推动下,未来全球经济将出现两极化发展,中美一极,其他国家一极。


3、全球聚集效应的形成,中型企业消失殆尽


技术创新和资本推动了过去的六次并购浪潮,每一次并购都是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大部分行业形成了几家寡头垄断的局面。资本推动了产业扩张和整合,推动了全球聚集效应的形成。


中国并购市场未来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20年到2030年,这是以年销售额小于5亿美金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并购,第二个阶段是2030年到2040年,年销售额5-10亿美金的大中型企业并购为主,第三个阶段是2040年到2050年,年销售额10亿美金以上的企业为主要并购对象。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大企业、大机构才能做出长周期的规划,所以说未来是大机构的“游戏”。矽亚投资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100年间销售收入在5000万美元~5亿美元之间的中型企业在各国都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因为这些中型企业成本不如小企业那么灵活,抗风险能力又不像大企业那么强。


对于企业而言,增强研发和创新能力,才能有未来,才能“剩者为王”。


4、产业分层:新经济引领经济发展、基础经济是承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力量、旧经济通过产业升级不断革新


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三层,最上面的这一层叫新经济层,就像新生的孩子一样,每天你看到它在长大,深圳是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城市,它每年的人口流入量是49.5万,深圳到处都是年轻人,富有蓬勃的生机,每天在创新。比如说TMT、互联网、生物医药、很多5G的技术都诞生在深圳。


还有一层叫做基础经济,比如说基础的设备类、基础的材料等,这些都是基础经济覆盖的环节,不管经济兴衰,这一层都会稳健发展,目前在这一层,中国相对还有很多发展和提升的空间。当然,在基础层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创新。


最下面一层是旧经济,你可以想想它是五六十岁甚至八十岁步履蹒跚。企业生命周期和人类的生命周期不一样,企业可以通过变革管理来焕发青春,这些企业需要不断变革,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抓住历史性的机遇进行发展和壮大,矽亚投资认为:行业研究和清晰的产业扩张框架,能够助力企业寻找下一个产业方向,上市公司通过开展有效并购,实现企业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伴随着产业变迁壮大或衰落,在中国迎来百年牛市的历史性机遇下,企业无论是通过内生增长,还是通过外延增长,都需要找到下一个增长机会和产业方向。在全球并购失败率超过70%,中国并购失败率超过80%的情况下,依靠外延增长的企业要特别小心。企业的并购方向一定要深思熟虑,并购一定是战略导向型而不是机会导向型。成功并购的前提,需要企业在深度行业研究的基础之上,具有清晰的产业扩张框架和产业扩张路径,同时重视并购整合的工作,并购整合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并购能否成功,能否最终产生协通效应,能否达到上市公司并购的“初心”。

返回列表
上一篇:货币海啸割裂全球经济周期,至暗时刻何时过去?
下一篇:矽亚投资张兰丁:百年产业变迁指引资本市场发展